【读书随感】欧·亨利笔下的悲喜世界

一些生活中的读书碎片

Posted by Zaki on June 12, 2022

2022.06.12,近期读《欧·亨利短篇小说集——悲喜世界》的一些随感。

《爱的牺牲》

最近读了欧·亨利笔下的悲喜世界,愈发愈体会到平凡世界下渺小人物所带给自己的一种共情和思考。这个世界上每时每刻都有无数故事发生着,或是悲,或是喜,我们每个人的情感精力是有限的,但是对于我们所热爱着的人,却总是饱含动力,这种动力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我们清楚我们所热爱着的人,正好也在热爱我们。我们总是在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双向奔赴,读了《麦琪的礼物》和《爱的牺牲》,两篇我最喜欢的欧亨利的经典,带给了我不一样的一些看法。

在人来人往的繁华大都会,欧亨利把笔墨的重点转向了巷子深处,即使是再渺小的人物,属于他们“穷苦小夫妻“的爱情和感动也足以让书本外的读者发出一阵感概。如果说《麦琪的礼物》可以让我们体会到奔赴的意义,那么《爱的牺牲》让我体会到的是渺小人物爱情的伟大。我坚信美好爱情是始终存在的,我很喜欢的一段原文,

“不过在我看来,最美好的还是小公寓里的家庭生活——学习一天后,两人热情缠绵的絮语;温馨的晚餐和新鲜健康的早餐;还有就是各自抱负的热烈交流,这样的交流对双方都十分有助益和启发,无论是对自己的还是对方的雄心壮志,他们都深切关注,否则就太自私了;当然,还有深夜十一点少不了的酿橄榄和乳酪三明治。”

即使在这样温情的背后,这对从事艺术的年轻夫妇,依然抵挡不住现实所带给他们的难题。有时候,现实就是如此无奈,他们对于贫穷和是否继续自己的艺术之路之间的抉择,就好比一座大山,压着他们的喘不过气来。他们总对彼此说,“当你爱着你的艺术时,没有什么是不能牺牲的。” 但是,他们彼此的深爱,俨然已经诠释了什么是最美好的爱情。妻子放弃了艺术,瞒着丈夫在一家洗衣房当女工以支持他能够在艺术上继续深造;而丈夫乔也为了妻子德丽雅能够继续教音乐,放弃了自己的艺术之路,在同一家洗衣房当修理工,希望以此来支撑家庭的经济支出。看似渺小,但却伟大。尽管他们的行动至少在短期内看不到未来,可以说前方的光明似乎离他们很远,但是他们对彼此的付出,让我们看到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爱情的模样。我们总说有得必有舍,我依然相信,不是因为彼此的行为和举动,让彼此感受到了爱;而是因为彼此本就一直充满了爱,才可以相互理解,才可以让爱变成永恒。

他俩一块儿笑了出来,乔又开口说:“当你爱着你的艺术,没有什么是不能……“,妻子的手指堵住了他的嘴唇,“不“,她说,”只要说到’当你爱着‘就够了。”

双向奔赴不是一种感觉,也不是热恋时给予彼此的一种信号,也不是时刻向你证明我深爱着你,因为如果遇到突如其来的挑战,这种感觉依旧可以被替代。如果回应和分享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成一种奢求,那爱情已然不是爱情,只是你我皆是擦肩而过的赶路人;真正的奔赴而是平淡之后我们依然保留对彼此的心动与包容,和习惯于彼此的存在,是将热恋时的那份激情转化成为了彼此的一种责任。我喜欢杨绛先生曾经写到的,”不用每天缠绵,随时保持联系,我知道你不会走,你知道我不会变,相互惦记各自忙碌。开心的时候有人分享,难过的时候有人陪伴,有话直说,有事明说,相处时不用防备,聊天时毫无顾忌,这大概就是最好的感情。” 雨过天晴,彩虹什么时候出现,又什么时候消失?

《忙碌经纪人的罗曼史》

在读了欧·亨利笔下的《忙碌经纪人的罗曼史》后,也有了一个永远怀揣于内心的主题,“不要迷失自己“。或许每一份情感都需要得到回应,那个忙碌的纽约证券经纪人,在高强度工作下,抽出1分钟去向心爱的对象求婚。但实际上,他们在前一天晚上8点刚结婚,只是,他太忙,竟然忘记了。看似荒诞的背后,在十九世纪的背景下写下来的“浪漫史”,放在如今,依然折射出许多现实的碎片。不要让”忙“杀死自己的生活。

“莱斯莉小姐,”他急急忙忙开始了,“我只有一会儿空,我想抓紧这一刻说件事。你愿意做我的妻子吗?我没有时间像常人那样谈情说爱,但我真的很爱你。请快说,那些家伙正在挫伤太平洋联邦股票的锐气。”

生活总是忙碌的,但是忙碌的同时,也不要迷失自己。我相信上天带给我们的一切机遇和缘分,或许人们总说,“顺其自然”就好,或许每一次我们告诉自己的”顺其自然“,都何尝不是一种自我安慰。生活与情感终究是密不可分的,在保持自我成长的路上,不要让忙碌,束缚了你与生俱来的情感流露,也不要让忙碌,忽略掉了所有那些你热爱的人或事和热爱你的那些人。我不会在忙碌的时候想起大洋彼岸某个街区谁又与谁发生了争吵,也不会想起我曾经擦肩而过而过的某个人他们此刻在哪个城市做着什么样的事情,因为这些都与我无关,但是我会想起那些爱我和我爱的人。生活不会帮我们做选择,保持自我独立,对于生活的一切的不将就,才是时间最终告诉我们的答案吧。